你好,欢迎光临宜春市油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!

联系我们

手机端
扫一扫,手机浏览

当前位置: 平台首页  > 产业动态  > 查看详情

中国油茶生产区域比较优势分析与影响因素研究

日期:01-10  点击:1248  属于:产业动态

近日,《中国油脂》发表题为《中国油茶生产区域比较优势分析与影响因素研究》的学术论文。本研究收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(71573019);农业农村部财政经费项目“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战略研究”资助(JGHX202008)。

我国是食用植物油消费和进口大国,食用植物油大规模持续进口导致我国食用植物油自给率不断降低。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动荡等逆全球化浪潮的出现,使得我国食用植物油国际供给安全不确定性加剧。为进一步维护我国食用植物油供给安全,提高国产油料油脂供给势在必行。油茶作为重要的 木本油料作物,已经由新兴小品种油料作物晋升为 与大豆、花生、油菜并列的大宗油料作物,油茶籽 油不仅在国产木本油总体供给中占比超过50% ,在国产食用植物油供给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。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数据显示,截至2020年,我国实 有油茶林面积445.1万 公顷 ,油茶籽产量314.2万 t,油茶籽油产量约72.0万t,油茶产业产值 1528.8 亿元,但与全国油茶最适宜区域种植面积1025.6万公顷相比,现今油茶种植面积仍有较大增长空间,且各油茶生产区域的种植潜力各不相同 。因此,综合分析我国油茶生产区域比较优势,进一步梳理 重点省区油茶生产的优劣势,对优化我国油茶生产布局和资源配置,提升油茶种植规模及产量,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,维护国家食用油料油脂供给安 全具有重要实践意义。
为促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,丰富我国食用植物油供给体系,根据2010—2020年的数据,采 用综合比较优势法分析我国16个油茶生产区域的比较优势,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,并提出相应 的提质增产的建议。结果表明:2010—2020年,中国油茶生产规模呈现出东西部增长,中部下降的 特征;中国 16个油茶生产区域生产规模优势总体波动较小,效率优势呈先降后升趋势,效益优势、综合比较优势总体呈下跌状态。根据油茶生产区域的规模、效率、效益优势情况,将16个油茶生产 区域划分为“三高省区”“规模优势省区”“效率优势省区”等7种类型,其中湖南、江西、浙江属于 “三高省区”,广东、广西、福建属于“规模优势和效率优势双高省区”,云南属于“规模优势省区”, 湖北、海南、江苏属于“效率优势和效益优势双高省区”,贵州、陕西属于“效率优势省区”,安徽属于 “效益优势省区”,四川、重庆、河南属于“三低省区”。各省区油茶生产受自然资源禀赋、科技水平、市场、政策等因素影响,建议通过优化种植区域布局、完善油茶市场体制、加速新品种研发、提高机械化程度等措施进一步缩小油茶生产区域间的优势差异。

图片.png

图片.png

图片.png图片.png

参考文献:范筱元,杜娟,周晓亮等. 中国油茶生产区域比较优势分析与影响因素研究 [J]. 中国油脂, 2023, 48 (12): 9-19+39. DOI:10.19902/j.cnki.zgyz.1003-7969.220608

中国油脂 范筱元 油茶人 2024-01-09 22:57 

【声明】本站转载文章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,但不对文章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,仅作参考。若侵犯著作权,请主动联系我们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,我们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