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油茶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,也是世界四大食用木本油料植物之一,主要产品为茶油。茶油是最好的食用油,茶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0%,远远高于菜油、花生油和豆油,比被誉为“液体黄金”的橄榄油还高,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。长期食用对于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很好的医疗保健作用。以前的油茶林由于品种低劣、管理粗放,亩产油量只有3公斤。近年来,由于各级政府的重视和群众栽种积极性的提高,各地用高产优良无性系油茶苗造林亩产油量上升到15公斤。目前,赣州市林科所经过几代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,成功选育出一批亩产油量达50公斤的国家级优良高产新品种,并研究出系列配套丰产栽培技术。
一、芽苗砧嫁接苗培育
(一)嫁接前准备
1、采穗圃抚育 在嫁接的前一年冬,对优良无性系采穗圃进行抚育管理,砍除杂灌,增施氮、磷、钾肥,促使穗条早生、快长,获得更多的优良穗条,满足芽苗砧嫁接的需要。
2、圃地准备 选择交通便利,排灌良好,土壤肥沃的田地为圃地。进行精耕细作,施足基肥,每亩施枯饼150-200公斤、复合肥50-100公斤,做好土壤消毒,搭好荫棚,作好苗床,拱好竹弓、盖上塑料薄膜。
3、芽苗砧培育 将阴干脱出的茶籽,选其饱满、粒大、无病虫害的经消毒处理进行沙藏。用新鲜河沙作沙床,高10-15厘米,压平、密播一层种子,覆盖10-12厘米河沙,压平、盖上杉枝。沙床太干要适当浇水,并控制好芽苗生长。
4、嫁接器具 嫁接所需器具:铝箔片、单面刀片、盆等要预先准备好。
(二)嫁接
1、接穗 最好随采随接,选择通直、健壮、无病虫害、腋芽饱满的油茶优良无性系当年生半木质化的春稍。
2、嫁接 (1)时间:一般是5月,要视当年春稍进入半木质化时开始嫁接。(2)准备好芽苗砧:将沙藏好的芽苗砧起出,洗净沙子,放入盆中,保湿待用。(3)切芽苗砧:将芽苗砧横放在事先准备的10×15厘米小木板上,用单面刀片切去芽砧顶端,留2-3厘米,然后在胚茎切面中央由内向外拉切一刀约1.5厘米深,备用。(4)削接穗:把油茶优良无性系穗条放在木板上,在腋芽下方2-3毫米穗条两侧,用单面刀片拉切长1.2-1.5厘米的斜面,将腋芽上端2-3毫米处切断,同时叶片切去一半,即成一个完整的接穗。(5)接合:将接穗插入芽苗砧切口,接穗与芽砧至少一个面形成层对齐,用铝箔片包好捏紧,及时栽植。
(三)嫁接后管理
1、栽植 嫁接好的苗木应及时栽植到已准备好的苗床上,株行距5×10厘米为宜,栽后浇透水,及时把塑料膜盖在已拱好的竹弓上,四周用土压紧。
2、除萌拔草 砧木极易产生萌蘖,密封30天左右,开始掀开薄膜拔草除萌,以后每隔20天左右需拔草除萌一次。
3、拆除薄膜 嫁接后60天左右选择阴雨天炼苗3-5天,就可全部拆除薄膜。
4、追施速效肥 苗圃地中虽施足了基肥,但刚栽的嫁接苗由于苗根细嫩,尚不能摄取足够的肥来满足生长所需养分,宜每月2-3次进行喷施追肥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水剂,浓度从0.075%开始,以后逐次增加。
5、病虫害防治 栽植后,苗木处以高温高湿状态下,是病虫害发生的适宜环境,防病灭虫极其重要。以防为主,治为辅,除及时清沟排水,每7-10天最好喷施一次灭菌药剂,如多菌灵、托布津等,并施用灭虫药,如敌百虫、乐果等。
6、拆除遮荫棚 为使苗木充分吸收阳光,进行光合作用,加速木质化,在秋分左右,选择阴雨天,将荫棚全部拆除。
二、造林
(一)整地
整地是油茶造林的重要环节,通过翻松土壤,加深土层厚度,改良林地土壤结构,提高土壤蓄水能力和通气状况,改善微生物活动条件,提高土壤肥力。
1、整地时间 在造林的头一年夏秋季翻地,可以减少病虫危害,促进土壤熟化,增加蓄水保水能力,为来年造林创造条件。
2、整地方式 有全垦、带垦、穴垦。要根据林地立地条件、地形、坡度和经营方式的要求,以及资金和劳动力等情况,因地制宜地选择进行。
3、挖穴密度 株行距2×3米,穴长宽深50×50×40厘米,每亩110个。
4、施基肥及覆穴 为了提高土壤肥力,促使苗木生长,尽早达到高产,可因地制宜,适当施用基肥。如:农家肥、垃圾等每穴15-25公斤,复合肥0.5公斤,然后回填表土,再将穴填满呈馒头形土堆,高出地表10厘米左右。
(二)栽植
栽植是将油茶芽苗砧嫁接苗定植到造林地。由于芽苗砧嫁接苗生长健壮,根系发达,抗旱能力强,栽植后扎根快,容易成活,恢复生长快,早成林,早受益。所以,目前提倡使用优良无性系芽苗砧嫁接苗造林。
1、栽植时间 一般每年2-4月,要根据各地冬末春初气候条件而定,最好选择阴雨天气进行,栽后下雨,雨水代替淋了定根水,造林成活率明显高于晴天。
2、栽植苗选择 选用国家级或省级优良无性系芽苗砧嫁接苗造林最好。苗木1年生或2年生均可,要求根系完好,顶芽完整,无病虫害。1年生苗高达12厘米,地径达0.15厘米;2年生苗高达25厘米,地径达0.35厘米。
3.栽植方法 植苗造林,一穴一株。苗木最好当天起当天栽,栽植前将苗木在加入适量GGR(每克GGR粉剂兑水10公斤)和复合肥的黄泥浆中把根系浸湿,再在穴中,挖成与苗木根系大小深浅相适宜的种植穴,将苗栽中,舒展根系,栽紧踏实,深度以比苗木根际高1-2厘米左右,栽后覆一层松土。
三、抚育管理
(一)幼林管理
油茶造林后及时抚育管理,创造优越的环境条件,以满足油茶生长发育对水肥的要求,是保证造林成活和高产的一项关键措施。
1、护林 造林后,禁止入林地割草、放牧等一切有损油茶幼林的活动。
2、土壤管理及水土保持 造林当年为保护根系,确保成活,采用免耕抚育,只砍除杂灌,不翻动土壤;定植后在幼苗周围覆盖稻草、铁芒箕等,直径约1米,厚度5-10厘米,以达到保湿、降温的目的,帮助幼苗越夏过伏,提高幼林成活率。第二年开始每年抚育1-2次,第一次5-6月,第二次8-9月。主要是松土、除草、培土、扩穴。特别是2-5年,采用扩穴培土,穴垦整地的逐步连成带,带要外高内低,隔一定距离开一条竹节沟,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也可筑鱼鳞坑。
3、间作与施肥 (1)间作:油茶幼林期间,可利用林地间隙种植作物,以耕代抚,能有效地抑制杂草、灌木生长,增加土壤蓄水保肥能力,为油茶速生丰产,高产稳产创造有利条件。间种作物要离茶树50-100厘米,间种作物种类,选择适应性强,管理方便,早熟高产豆科、油料、药材作物,以绿肥为主,及时压青,不断提高肥力。但高秆、藤本、耗水量大、影响油茶生长的作物不可选用。(2)施肥:结合中耕给幼林施肥,一年2-3次,增加有机质,改良土壤。幼林施肥量要根据林龄、土壤肥力、林木生长状况而定,冬施农家肥、茶枯等腐熟有机肥,每株10-20公斤,春施尿素、磷酸二氢钾等,每株100-150克。
4、补植与修剪 (1)补植:要形成高产的林分,必须保证单位面积的株数,故造林当年冬或翌年春要选用同龄的壮苗对缺株、病株进行补植,并加强管理,使补植苗与林地幼苗均衡生长。(2)修剪:合理的树形,能为油茶高产稳产奠定良好的基础。幼林,首先要培养主干,主干一般30-50厘米为宜,轻度修剪控制徒长枝,根据油茶类型、分枝习性,可以逐步修剪成自然圆头形或自然开心形。修剪应在冬季、早春进行。修剪后要及时抹芽除萌。
(二) 成林管理
1、深挖垦复 垦复从谢花休眠后到根系萌动前都适宜。每年深挖一次,垦复条带上面积。垦复深度,应根据季节和山场而定,深度达20厘米以上最好。
2、防止水土流失 每年3-6月在油茶行间,沿水平方向开挖竹节沟,沟底宽50厘米,深40厘米,节长因地而定,一般1-2米,沟距视山场坡度而定,每年结合油茶垦复还应清除竹节沟内的淤泥。
3、修枝整形 一般2月下旬至3月上旬。修剪成林以疏删轻剪为主,主要剪去过密枝、下脚枝、重叠枝、病虫枝、干枯枝、寄生枝、衰老枝和徒长枝。修剪的切口要平滑,剪下的病虫枝、寄生枝应尽快搬出林外烧毁。
4、合理施肥 油茶四季花果不离枝每年消耗大量养分,仅靠垦复、间种不能满足油茶高产稳产对肥料的要求。油茶落花落果率达70-80%, 50%以上是因缺肥引起的生理落果。故增施肥料是提高油茶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。施肥一般春施氮、钾肥,促进抽梢发叶、壮果保果;夏秋施磷肥,促进壮果长油,花芽分化;冬施钾、磷肥,固果防寒。结果大年多施氮、磷肥,促进固果和花芽分化。施肥量,一般每亩施复合肥40-60公斤、钾肥10-20公斤、氮肥10-20公斤。施肥时,树大、花果多的多施;树小、花果少的少施。施肥方法:采用环状沟施,即沿树冠投影外缘挖深宽30-40厘米的环状沟或半月形沟,把肥均匀放入沟内覆土。
5、培养土蜂 油茶是异花虫媒授粉树种,自花和风媒授粉座果率很低。土蜂将不同植株的花粉进行频繁传递,起到多次多花混合授粉的作用。各地土蜂分布不均。在土层深厚、排水良好、避风隐蔽、山凹中部的向阳坡面上适合土蜂营巢,每平方米有蜂孔20-30个,而不适合营巢的地方,一个蜂孔都没有。为了充分利用土蜂,必须精心培育土蜂,做到:保护好土蜂;招引土蜂筑巢;引放土蜂。
6、防治病虫害 油茶病虫害主要是炭疽病,防治方法:清除病虫严重的病株,修剪病虫枝烧毁,并结合深挖垦复深埋病果病叶,铲除病源;在油茶炭疽病发病高峰期的7-9月,用1%的波尔多液加2%的茶枯水喷射3-4次,或用50%退菌特可湿性粉剂300倍,50%多菌灵500倍液连喷4-5次,效果很好。8-9月用40%的乐果兑水1000倍液,防治介壳虫、蚜虫危害,达到防治煤病。
7、果实采收 根据各个油茶品种类型的成熟期,适时采收,将有效提高出油率。一般在油茶果成熟期的前三天开始采收,到成熟期的后七天采收完。采摘时,要注意保护花蕾、枝条,为下一年增产创造条件。果实采回后,堆放不超过6天,堆放高度不超过50厘米,及时脱粒晒干,除净杂物及时榨油。
总之,油茶要达到丰产、稳产,首先是选择优质高产苗木造林,其次是采取集约经营管理技术措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