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好,欢迎光临宜春市油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!

联系我们

手机端
扫一扫,手机浏览

当前位置: 平台首页  > 种植技术  > 查看详情

油茶软腐病

日期:08-05  点击:1252  属于:种植技术

Agaricodochium camelliae Liu, Wei et Fan

异  名:

分类地位:半知菌亚门、丝孢纲、丛梗孢目的伞座孢菌

类别代码:F

危害及症状

感病叶片最初在叶尖、叶缘或叶中部出现水渍状黄色斑点,后扩大为黄褐色或黑褐色圆形或半圆形病斑。雨天,病斑扩展迅速,病部软腐,病叶脱落。秋天,病斑扩展慢,形成枯斑,与油茶炭疽病病斑相似,病叶不脱落,留在树上越冬。后期,病斑上生出多数近白色或淡黄色小颗粒,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座,呈蘑菇状,称为“蘑菇菌体”。感病果实病斑同病叶,亦与油茶果实炭疽病病斑相似,但色泽较浅,病部组织腐烂,干后常开裂。病果易脱落。病果上也有蘑菇菌体。

发病规律

病菌在病叶、病果和病芽内越冬。翌年气温达13°C,相对湿度85%时,于3月下旬开始发病,4-6月为发病盛期,在多雨年份,10-11月可能出现第2个发病高峰。一般是树丛下部叶片特别是根际萌条上的嫩叶先发病。果实于6月开始发病,气温低于10°C,高于35°C,相对湿度低于75%,发病轻或不发病。雨天发病重。密林或潮湿地段发病重。排水不良、杂草丛生的圃地上苗木发病也重。

寄  主: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.,危害叶、果实。

分布地点:章贡区、赣县、上犹、信丰、龙南、定南、于都、瑞金、会昌、石城、宁都,多分布在10年生、海拔280-450m的茶林中,发生面积1.3712万亩,其中轻度1.3594万亩,中等0.0118万亩。 

传播途径:人为传播、风、雨传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