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好,欢迎光临宜春市油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!

联系我们

手机端
扫一扫,手机浏览

当前位置: 平台首页  > 科技创新  > 查看详情

油茶皂素绿色制取及分子结构研究取得新进展

日期:05-13  点击:3501  属于:科技创新

油茶饼粕是油茶籽榨油后产生的剩余物,其中含有丰富的皂苷,而皂苷提取需要大量的有机溶剂。天然低共熔溶剂(NaDES)提取物已被证实具备环境友好,无摄入和外用健康风险。然而,目前仍然缺乏对基于天然低共熔溶剂(NaDES)提取物的结构和组成差异的深入分析。


近日,亚林所可食用林产品加工利用研究组通过建立基于天然低共熔溶剂(NaDES)的油茶饼粕中皂素新型提取技术,明确了不同制取工艺对油茶皂素分子构成影响,发现5种化合物和7个差异代谢物能区别不同提取方式粗提物,为皂苷单体制备和构效关系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。研究成果以“Widely targeted metabolomic and KEGG analyses of natural deep eutectic solvent-based saponins extraction from Camellia oleifera Abel.: Effects on composition”论文形式发表在食品领域顶级期刊《Food chemistry》(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foodchem.2024.139333)。


可食用林产品加工利用研究组近年来围绕油茶、核桃等主要木本油料加工副产物高值化利用展开深入研究,逐步开展了壳、饼粕中活性物质的新型制取、结构阐释、功能产品开发等研究,研究成果在《Food chemistry》《LWT》《Carbohydrate Polymers》《Gels》等期刊上发表,授权油茶皂苷提取纯化发明专利5项,制订国家标准GB/T 35131-2017《油茶籽饼、粕》和GB/T 41549-2022《油茶皂素质量要求》,编写著作《油茶皂素》。研究组致力于推进油茶副产物的精深加工和利用,用科技支撑油茶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。(魏祯倩/可食用林产品加工利用研究组)


图片.png


来源:亚热带林业研究所

【声明】本站转载文章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,但不对文章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,仅作参考。若侵犯著作权,请主动联系我们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,我们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