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今天我们来分享,你每一天、每一餐甚至每个菜里都必不可少添加的,食用油。只要是每天你必不可少的,时间一久,必成大气候。可是,不像蛋白质、碳水化合物,在各家营养的指南里都有明确的说明,唯独这个油,除了规定了总量,几乎也没有什么特别明确的说明了。
如何知道你日常添加的食用油是健康的呢?
其实,我们只需要搞清三个问题:吃多少、选哪种、怎么吃。
吃多少健康?
2022年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推荐,成人一天的食用油量是25-30g,也就是你家的白瓷勺大约3汤勺。
对于食用油,咱们没必要污名化。因为首先,食用油并不是什么深加工和黑科技的产物,它是天然食物的一部分。
其次,只要是在一定的范围里,食用油不会增加心脑血管的风险,相反,由于我们的很多食用油来自植物,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还是我们必需的脂肪来源,有助于身体正常的脂肪代谢,反而能减少高血脂的比例。所以,只要不超过上限,食用油可以放心吃。
选哪种健康?
你走到超市的食用油货架,怎么也有个三五十种。建议你,先看一看这个油的质量等级。
所有的食用油,都会按照国家规定,在标签上标注质量等级,一级到四级。但这里的质量等级,主要是“精炼程度”,精炼,就是不断地提纯,让食用油看起来颜色更澄清、杂质更少、卖得更贵。一级就是纯度最高的等级。
精炼程度越高的油就越健康吗?并不一定。看你怎么用。因为在不断提纯精炼的过程中,一些植物简单压榨后的“杂质”,比如维生素E、植物甾醇、磷脂、多酚等有机物质,也没了。这些杂质不仅会让食用油营养更丰富,香味也更浓郁。
看完等级,就可以挑种类了。花生油、葵花籽油、菜籽油、橄榄油,哪个更有利于健康呢?
那就要看油脂中所含的脂肪酸的比例。油脂中的脂肪酸,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,不饱和的又分成,单不饱和脂肪酸、多不饱和脂肪酸。
这些脂肪酸,都是人类健康不可缺少的。饱和脂肪酸并不是洪水猛兽,即使它会相对带来更多一点的肥胖和心脑血管疾病,但我们依然需要它来增加我们的能量储备、增强免疫力。
所以,如果你和家人们都比较健康,我的建议是可以各种油轮换着吃。
但如果说,现在已经有了营养过剩、心脑血管疾病的问题,一定要在各种脂肪酸中分个高下,当前的科学结论是:对健康的好处来说,单不饱和脂肪酸>多不饱和脂肪酸>饱和脂肪酸;多不饱和脂肪酸中,ω−3的好处大于ω−6的好处。
其中,山茶油和橄榄油是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中,绝对的王者,目前关于它的证据也比较明确。
所以,如果你和家人们都比较健康,可以各种油轮换着吃。如果考虑到健康问题,建议使用特级初榨橄榄油、双低菜籽油。
怎么吃健康?
如果说食用油在一定量内可以放心地吃,各种油基本也能轮换着吃,那么最后一个关键是,怎么吃,才是对健康影响可能更大的。
首先,所有的油,都不建议长时间高温烹调。不止是烟点和高温氧化性的问题,油温越高,油烟也越多,油烟产生的有害物质,还容易破坏食物中的营养物质。
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用油一般只用来煎炸食物;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用油,一般只用来凉拌或者低温炖煮;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,可用来炒菜、炖煮和凉拌,不适合煎炸。给你一张表,上面汇总了常见的食用油的用法,你可以自己保存起来。
另外还有几点小注意。
第一,油要买最小包装。因为油很容易变质,就算没坏,时间长了营养物质也会消失,油脂也会氧化而出现坏的物质。
第二,储存的油壶要洗干净,晾干后再装下一次的油,否则油壶里的剩油会很快带坏整瓶新的油。
第三,千万不要重复使用、重复加热任何食用油,比如不要把炸过丸子剩的油,再拿来炒菜。
第四,别把油放在离锅很近的高温区。
来源:油茶人
【声明】本站转载文章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,但不对文章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,仅作参考。若侵犯著作权,请主动联系我们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,我们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章。